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陳皮
【中藥概述】
陳皮,別名:橘皮、貴老、黃橘皮、紅皮、橘子皮、廣橘皮,為蕓香科小喬木福建或朱橘等多種橘皮的果皮。辛、苦,溫。歸脾、肺經(jīng)。
1.消脹止嘔:用于脾胃氣滯,脘腹脹滿、疼痛或食少吐瀉等,如(<小兒藥證直訣>異功散)。
2.祛痰止嗽:用于痰濕壅滯之咳嗽痰多、胸膈滿悶等,如(<和劑局方>二陳湯);偏虛者用(六君子湯)。
3.用于痰濕阻滯,胃氣不降之呃逆、嘔吐等,如(橘皮湯)、(<金匱要略>橘皮竹茹湯)。
【藥效鑒別】
《本草備要》中有陳皮“辛能散,苦能燥能瀉,溫能補能和,同補藥則補,同瀉藥則瀉,同升藥則升,同降藥則降,為脾肺氣分之藥,調中快膈,導滯消痰,宣通五臟”的記載。
“陳皮專理氣,留白補胃中?!?
【應用與配伍】
1.用于脾胃氣滯證。本品辛行溫通,有行氣止痛、健脾和中之功。又因味苦燥濕,故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,脘腹脹痛、惡心嘔吐、泄瀉者,用之尤為適宜,常與蒼術、厚樸等同用,如平胃散。治脾虛氣滯,腹痛喜按、不思飲食、食后腹脹、便溏舌淡者,可與黨參、白術、茯苓等同用,如異功散。若脾胃氣滯較甚,脘腹脹痛較劇者,每與木香、枳實等同用,以增強行氣止痛之功。
2.用于濕痰,寒痰咳嗽。既能燥濕化痰,叉能溫化寒痰,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,為治痰之要藥。治濕痰咳嗽,多與半夏、茯苓等同用,如二陳湯。治寒痰咳嗽,多與干姜、細羊、五味子等同用。
【藥理作用】
1.對消化系統(tǒng)的影響:陳皮所含揮發(fā)油,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,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,排除腸管內積氣,顯示了芳香健胃和驅風下氣的效用。陳皮煎劑對離體兔腸可降低其緊張性,對阿托品引起的腸管緊張性下降,陳皮可進一步使之舒張。對結扎大鼠幽門形成的實驗性胃潰瘍,皮下注射甲基橙皮甙,可明顯抑制潰瘍的發(fā)生與發(fā)展,并能抑制胃液分泌。
2.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作用:
①對心臟的影響:陳皮煎劑、醇提取物及橙皮甙均能興奮離體及在位蛙心,使收縮力增強,對心率影響不大,但劑量過大反而出現(xiàn)抑制。離體兔灌注陳皮煎劑擴張冠脈。
②對血管與血壓的影響:麻醉犬或兔靜注市售陳皮或柑皮煎劑或醇提物,可使血壓迅速升高,反復給藥,不發(fā)生快速耐受性。但較大劑量煎劑給犬灌胃,卻無升高血壓作用。
3.對呼吸系統(tǒng)的作用:
①祛痰作用:陳皮所含揮發(fā)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,使痰液易咯出,發(fā)揮此作用的主要成分為檸檬烯和蒎烯。
②平喘作用:鮮陳皮煎劑對家兔支氣管有較好的擴張作用。
另外,本品尚有免疫調節(jié)、抗炎等作用。
【化學成分】
含右旋檸檬烯等揮發(fā)油,并含橙皮甙、柑橘素、川皮酮、肌醇及維生素B、C等。
【用量用法】
3——10g,水煎服,或入劑。
【使用注意】
氣虛證、陰虛燥咳、吐血證及舌赤少津、內有實熱者慎服。
1.《醫(yī)學啟源》:“《主治秘要》云:其多及獨用則損人?!?
2.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:“中氣虛、氣不歸原者,忌與耗氣藥同用;胃虛有火嘔吐,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;陰虛咳嗽生痰,不宜與半夏、南星等同用;瘧非寒甚者,亦勿施?!?
3.《本草匯言》:“亡液之證,不可用,因其辛以散之也;自汗之證,不可用,因其辛不能斂也;元虛之人,不可用,因其辛不能守也;吐血之證,不可用,因其辛散微燥,恐有錯經(jīng)妄行也?!?
4.《本草崇原》:“陽氣外浮者,宜禁用之。”
5.《本草從新》:“無滯勿用?!?
6.《得配本草》:“庸疹灌漿時禁用。”
【注】
本品原名“橘皮”,藥用以陳年者辛辣之氣稍和為佳故曰陳皮。屬六陳藥之一。
廣柑皮(橙皮)為同屬植物茶枝柑的果實。廣柑皮不是廣陳皮,不宜作陳皮入藥。
【附】
橘葉(為蕓香科小喬木植物橘的葉)。辛、苦,平。歸肝經(jīng)。疏肝行氣,消腫散結。用于脅肋作用痛、乳癰、乳房結塊及癥瘕等證。本品8~15g,水煎服。或代茶飲。
【藥效鑒別】
橘葉舒肝氣滯,消痞散結,多用于肝氣郁結的脅痛,可配柴胡,郁金等;乳房結塊,可配栝蔞,青皮等。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